香港消委会抽湿机测试:HEPA过滤功能表现参差不齐,消费者需谨慎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消委会)近日发布报告,对14款压缩式抽湿机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抽湿机性能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加装HEPA过滤器的空气净化功能方面。
本次测试涵盖了TCL、飞利浦、惠而浦、东芝、LG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消委会发现,8款配备HEPA过滤器的抽湿机在去除颗粒物和甲醛方面的速度差异巨大,去除甲醛速度最快和最慢的产品之间相差可达6倍。这表明,即使是同为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抽湿机,其效能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抽湿效能方面,测试结果显示,5款样本在标准环境下的每日抽湿量略低于其额定数值,偏差在0.5%至6.8%之间,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在厂商提供的测试环境下,7款样本的每日抽湿量低于额定值,差异也都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各样本在厂商环境下测得的每日抽湿量比标准环境下高出约56%至82%,消委会再次呼吁厂商不应使用夸大实际使用情况的厂商环境数据进行产品标示和宣传。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不同抽湿机在能耗方面的差异。以每年使用450小时,每度电1.7港元计算,额定抽湿量较高的4款样本的年电费约为194港元至218港元,而额定抽湿量较低的10款样本的年电费介乎127港元至196港元。这表明,抽湿机的能效差异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电费支出。
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抽湿机时,应参考产品标签上的能源效率标识,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型。不要盲目追求多功能,而忽略了产品的核心功能——抽湿效能。同时,消费者也应关注HEPA过滤器的实际净化效果,避免被厂商宣传误导。
此次测试结果再次凸显了市场上产品质量和宣传的差异性。消委会呼吁厂商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并以更透明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未来,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不仅局限于基本功能,更注重产品的综合性能和节能环保特性。 因此,家电厂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避免夸大宣传,维护市场秩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